详情

洽川有座天柱山

原创文学 11399阅读
上林苑
上林苑Lv.12楼主+关注
2015-02-28 17:19 来自陕西




时至立春,为了给新年讨个好彩头,也为了释放过去一年的辛劳,我与朋友相约去合阳天柱山寻觅春的信息。说起合阳洽川,人们自会想到闻名遐迩的处女泉,然而自古山水相依,水是山之精灵,山是水之根本,热爱山水的人们,你可曾记得那泉之根本——天柱山?




清代才子许秉简在诗中赞颂此山是“拔地峰如柱,穿云庙接天,窗迎雷首月,户望禹门船”,也许正因为一峰如柱,上接云天,才得名吧。春风轻轻拂面,太阳缓缓升起,为了一睹黄河盛景,我们走过山腰雷神洞,穿过绕梅亭,沿着层层台阶,攀至招福塔上。极目远眺,洽川美景尽收眼底。黄河如一幅巨长的白纱横贯村落,又似一条银线划过天际。在大自然这位神雕画师的手下,画卷徐徐展开,千百户房屋一会漏出鳞次栉比的半边,清晰可见;一会儿又现出稀疏的另半边,隐隐约约。少了城市里的高楼参天,多的是烟雨朦胧的农舍,这种恰到好处的疏密相间便是洽川独有的妙处吧。我陶醉其间,以为是海市蜃楼之美景重现,只待一道金光耀眼,我才意识到这是真真切切的情景交融。若能长久停留,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惬意?









风儿又起,塔角悬挂的小钟随风舞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才是真正的风铃。“高处不胜寒”真是颇有道理,这塔上比山腰和山下偏冷,我们在建山老人的引领下,向庙宇走去。此时似乎才从云雾缭绕的仙境中回归到现实,眼望山下,层层叠叠的山坡上栽种着许多的树木,因是初春,只看得见枝杈和小嫩芽,分不清树种。老人戏谑的说:“这不仅是座观景山、文化山,还是一座花果山,若齐天大圣来此一游,必然喜欢的不得了。”我已经嗅到了桃树,杏树……各种果树花开的馨香,还有新春泥土的气息。虽是一句俏皮话,却藏着五位建山老人对天柱山多少深厚的感情,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他们亲自浇水和培土。当初,看到这样的美景藏匿于此不被外人所知,老人们颇感心酸。“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若能在迟暮之年还能尽己所能为家乡做些积福行善之事,也算老有所值了。于是,洽川镇退休干部颜顺孝等老同志自发捐资整修此山。在修山之际,五位老人起早贪黑,陪同一些爱心人士搬砖运石,护木修庙,忘记了身份,忽略了年龄,有的只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们的思乡爱山之心。他们本来可以拿着退休金锦衣玉食,与儿女共享天伦之乐,可是他们却固执的选择了节衣缩食,操持忙碌。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愚公移山》的故事,“五老之精神”又与愚公之毅力有何分别?这是一种老而不老责任感,愚而不愚的的执着,更是一份平凡的大爱情怀。时至今日,他们依然将写有建山宗旨“以山养山,以山扶老,以山助学,以山促村,以山兴游的大牌匾挂于廊门之上,时刻提醒人们不忘水之源,人之根。为老人送去衣被,为大学生们送去助学金,为残疾人提供劳作自养的工作机会,是,衣被不够华丽,助学金不够高昂,工作机会也不够光鲜,可是这份有多少施多少,并可以不断传递的真情却弥足珍贵。




透过老人们似农夫般朴素的着装我看到了他们眼里回忆往昔时眼里潜藏的泪花,看着如桃花源里普通的农家菜我看到了他们脸上付出之后欣慰的笑容。也许是古莘地悠久的历史已经浸入了他们的骨髓,丰富的文化底蕴已流进了他们的血液。




和老人一路相随,我们来到了具有四合院风格的殿宇院落,这里既有佛殿,又有道阁和儒家书院,集儒、道、释三教为一体。这种三教和平共处的现象实属罕见,已经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合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人物展示阁中,我才真正了解了五帝之一帝喾,商初名人伊尹,女性代表“四圣母”等太多值得钦佩的人物,要离开这古朴天然之地,我有着太多的不舍。洽川有座天柱山,天柱山常年对外开放,已成为洽川旅游的又一去处。




我国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承前启后,为了新景象在山中辛勤付出的人们,也正在用双手创造着真正的春天。





(张妮,陕西合阳人,中学语文教师。爱好琴棋书画,擅长写作演讲。致力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教学之余笔耕不辍,深入现实生活,捕捉经典素材,探讨百姓心态,关心热点话题。所写文章多次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奖,2014年出版个人短篇小说集《海,蓝给自己看》)




喜欢此帖就给TA打赏~

感谢您的赏脸阅读

3
5
10
15
20

打赏后这些钱都会交给作者

您的城市币余额不足

可能感兴趣

没有任何回帖,回复抢沙发~
1
城市通